【速看】古人婚礼在什么时间举行(古人的婚礼在什么时间举行早上还是晚上)

前面几期我们聊到了先秦、汉代、唐代的婚俗文化,古代的婚俗大概都继承遵循《仪礼.士昏礼》,即婚礼前有六个步骤,即纳采、问名、纳吉、纳征、请期和亲迎,后世称之为“六礼”,直到唐末五代十国,战乱加上民族融合,对仪礼要求从简,婚姻六礼也简化为三礼,即纳采、纳币(纳征)、亲迎。本期漫谈古礼,我们将潜入宋朝,看看婉约的宋人是如何兴办婚俗传统呢?

其实,从宋朝起,无论官宦富家,还是普通人家,都以三礼从之。另外,在宋朝出现了一些新的习俗,比如相媳妇和通资财的做法。这些足以说明宋人的商品经济比较发达,婚俗文化也随着经济的发展进而简化、创新等。

⼀、纳采

纳采即议婚,主要分为三步:说媒、交换草帖、交换定贴,至此两家初步同意婚事。

⼆、纳币

宋代的纳币又细分为三个步骤,“下定礼、下聘礼、下财礼”,除此之外,还有遇到节庆日的“节序礼”。纳币之后,便以物质形式确立彼此的契约关系,即使没有婚书,定聘礼成便形同契约,若女方悔婚,受杖六十,“诸嫁女已报婚书,及有私约而辄悔者,杖六十”,若男方悔婚,不受刑罚,但聘财不能收回。但《宋刑统》中又提到:“定婚三年以上,无故不成婚者,听离”,所以,若是⼀方悔婚,双方私下协商好,收了聘财的退回,不必告上官府,也不受刑罚。

三、亲迎

(⼀)亲迎前(下催妆礼、铺房)

“铺房”始于北宋,亲迎前⼀日,女家到男家家中布置新房,并预送部分嫁妆,女家“挂帐幔,铺设房奁器具、珠宝首饰动用等物”,随后,女家亲近之人备礼前来为新人暖房,亲信妇人、嫁女使⼀起守着新房,不让外人进入。新房中,“床榻、荐席、椅桌”之类的家具,由男方提供,“毡褥、帐幔、衾”之类的家纺,由女方提供,这类风俗其实到现代,也仍旧留存着。而铺房分送嫁妆的习俗,至南宋,“其衣服袜履等不用者”、“珠宝首饰动用等物”,“皆锁之箧笥,世俗尽陈之,欲矜夸富多”,炫富之风尽在嫁娶之中可窥见⼀⼆。

(⼆)亲迎当日(起檐子、拦门、撒谷豆、转席、跨马鞍、坐富贵、高坐、利市缴门)

“跨马鞍”之礼,唐宋尤盛,“鞍”与“安”谐音,过平秤则取“平”之意,两者相合,以祈平安。跨过马鞍平秤后,便入中门,新妇先至⼀室内稍作歇息,室内当中悬帐,此谓之“坐虚帐”,或又叫“坐富贵”;又或者,将新妇直接领入新房床上就坐,“其送女客急三盏而退,谓之走送,众客就筵三盃(杯)”,客人喝完酒后,新郎便到外室中堂行“高坐”之礼。

所谓“高坐”,即是在中堂内放⼀床榻,塌上置⼀椅子,也就是“高座”,新郎坐在高座上,众人要斟酒请新郎下来,斟酒的次序也有固定,先是媒人斟酒,新郎饮上⼀杯,再是阿姨或者舅母斟酒,新郎各饮⼀杯,最后丈母娘斟酒,新郎方能下座回房坐富贵。

上高坐之礼两宋盛行,欧阳修在《归田录》中提及:“婿上高坐为盛礼尔,或有偶不及设者,则相对怅然”。新郎回新房后,坐于床左侧,与床右侧的新妇同行“正坐富贵”之礼。于此同时,新房门额上预先挂好⼀新缎,可以想象成有⼀横幅挂在门额上面,新缎下端⼀片片撕裂开来,等到新郎入房,围在外面的客人们争夺新缎的小碎布,此谓之“利市缴门红”。

(三)亲迎当日(牵巾、参拜家庙、交拜礼(撒账、合髻、合卺))

坐富贵礼毕,由礼官请新人出新房,男女两家各出红绿彩缎,彩缎被绾成同心结,⼀端挂在新郎手中的槐简(笏)上,另⼀端搭在新娘的手中,由新郎倒行,新娘面相向而行,牵着新娘至中堂参拜家庙,这个过程宋朝人称作“牵巾”。

(四)亲迎后(新妇拜堂、赏贺、煖女、拜门、洗头、贺满月会亲)

成亲“次日”五更,新妇起床后,将自己绣的女红巧作,缝制的鞋袜枕头献给长辈,此谓之“赏贺”,长辈们则回送⼀匹彩缎,此谓之“答贺”。

“三日”后,娘家会送来首饰、彩缎、油蜜、蒸饼、鹅蛋等,家境富裕的,再配以茶饼、鹅、羊、果物等⼀同送往女婿家,此谓之“送三朝礼”,又称作“煖女”。

待到三日、七日或九日后,女婿带着妻子回娘家,谓之“拜门”,此时女方家会大摆筵席,名曰“会郎”,长辈们再答贺女婿,最后礼毕席散,女方家安排鼓吹乐队,备上贺礼,热热闹闹地送女婿回家。七日后,女婿前往丈人家,接妻子回家,此时女方家会为女儿备上彩缎、首饰、吃食之类的礼物,此谓之“洗头”。 这些在电视剧《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》中均有体现,在大婚完的第三日、第七日或九日,两个新人都会到女方家行拜门礼,这也是剧中明兰对盛老太太说的,她出嫁后也会再回盛家再看老太太的原因。

“⼀月”后,丈人丈母前往南方家,送上弥月礼盒,男方开宴款待亲家,此谓之“贺满月会 亲”,自此之后,礼仪从简,若遇到节日,两家互送节日礼,除此之外,再无其他结亲礼俗。 宋朝还有⼀些新的习俗,因为商品经济比较发达,在议婚时,开始出现了相媳妇和通资财的做法。“相媳妇”就是相亲,由男女双方约定⼀个日期,双方见面,如果相中就在女子的发髻上插上金钗,成称为“插钗”,如果不中意,则要送上彩缎,称为“压惊”。电视剧《知否知否,应是绿肥红瘦》里有个细节,⼆叔马场里向皇后娘娘求了⼀只簪子做彩头,就是“插钗”。“通资财”是在通婚书上除写明男女双方的姓名、生辰外,还要写明家中财产状况,嫁娶论彩的表现十分明显。

在宋朝结婚,宋朝的法律规定,女子13岁,男子15岁为最低的结婚年龄。朱熹和司马光曾经建议女子在14~20岁,男子在16~30岁结婚为最适合的时间。宋代的婚礼虽然拥有有了各种各样的形式,但是总的来说政策和婚俗还是在不断融合的,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,社会阶级也是随着变化,而不同阶级的礼俗和婚俗上是进行不同程度的融合,雅俗化的特征越发的明显。

同姓不婚,甚至上升到法律层面。同姓男女不能成婚,这是我们中国的传统禁忌。从周朝到秦汉,从魏晋到唐宋,中国⼀直有同姓不婚的风俗,甚至还把这个风俗上升到了法律层面。例如宋朝律法就规定:“诸同姓为婚者,各徒⼆年。”同姓的⼀男⼀女结婚,被官府发现,将会处以两年徒刑。当然,法律和现实往往是脱节的,纸面上的规定未必总能在现实中得到实施。

但是被儒家奉为传统习俗之圣经的《礼记·曲礼》写得很清楚:“娶妻不娶同姓,故买妾不知其姓,则卜之。”娶妻不可以娶同姓,纳妾也不可以纳同姓,宋朝文官武将多如牛毛,违背同姓不婚习俗者极其稀少,不过在普通老百姓那里,同姓成婚的可就多了。宋哲宗在位时,礼部官员魏承训上奏说:“同姓而婚,例有明禁,而闽中愚民不晓礼法,同姓合娶者所在多有。”官府虽然对同姓婚配明令禁止,但福建⼀带违背禁令者比比皆是。

表亲通婚,可以增进宗族利益。古代中国反对同姓通婚,但不反对表亲通婚。宋朝表兄妹通婚比较典型的例子,是苏东坡的姐姐苏八娘嫁给了表哥程正辅。程正辅的父亲就是苏东坡的舅舅,程正辅就是苏东坡的表哥,他们通婚,才是真正的表哥娶表妹。

古代中国不反对表亲结婚,但反对同姓为婚,这跟优生优育无关,只与宗族利益有关。

表亲结婚是可以增进宗族利益的,它将这个家族与那个家族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,扩大了部族的规模,稳固了宗族的关系网。

姑娘出嫁难,苏辙“破家嫁女”。宋朝,娶媳妇不需要多少彩礼,嫁姑娘倒需要很多嫁妆。宋朝为什么刮起⼀股厚嫁风呢?因为宋朝女性拥有了⼀定的财产权。

按照大宋律条及社会习俗,妇女是有财产权的,但仅限于她的嫁妆。也就是说,对于婚姻存续期间的财产,妻子不能与丈夫平分,她只能支配自己的嫁妆。而她过门时陪嫁的衣服、首饰、家具、房契、田契乃至丫鬟和老妈子,其公婆、丈夫以及丈夫的族人,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动用。

如果她与丈夫合法离婚,可以将这些陪嫁全部带走,而这对于婆家来说自然是⼀笔不小的损失。

婚姻是⼀个国家对于地方教化的⼀个重要因素,宋朝的婚姻仪式上出现了不同的特点,原本唐代士族门阀的解体,使得社会上的各个阶级能够通婚,阶级流动起来。宋代最初采用的是周礼,利用周礼来规定地方上的婚姻。但是却忽视了地方婚俗的强大,在民众的反对声中,官方的礼制最终抵不过婚俗力量,但是并没有完全消失,宋代的统治者对其进行不断的调整使其趋于融合,这也是宋代制度的⼀个特点。但是宋代的婚姻依旧暴露出许多的问题,比如说重视财富,这也是商品经济的影响下所导致的。原本的门当户对变为了财富上面的匹配,这就很不利于家庭的稳定,在家庭中很容易产生经济上面的纠纷。

古代婚礼相对繁琐,现代婚礼就简单很多,例如新娘过门,新郎撒谷豆,见于宋人高承编写的《事物纪原》。据说成婚当天,门口会有三煞拦阻新娘。哪三煞?乌鸡、青羊、青牛,三种动物变成的神煞。鸡吃五谷,牛羊吃草,汉唐古人娶亲,撒的是谷物和草料。谷物尚可,草料就太寒酸了,所以宋人改撒豆谷、糖果和铜钱,就是现代婚礼上撒喜糖。